提升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更新時間:2018-05-29 09:14:10 字號:T|T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切實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管理。
全面對洋垃圾說“不”
環保部的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介紹,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緩解原料不足,我國開始從國外進口可用來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并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體系。
我國固體廢物垃圾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禁止進口不能用作為原料或者不能以無害化的方式利用的固體廢物垃圾;對可以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實行限制進口和非限制進口分類管理。
他強調指出,我們從來都是堅決拒絕洋垃圾入境的。我國在打擊洋垃圾走私、加強固體廢物進口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重發展輕環保,監管不力,走私洋垃圾現象屢禁不止。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這位負責人說,我國以洋垃圾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多為“散、亂、污”企業,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數甚至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加工利用中污染排放嚴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能有效切斷“散、亂、污”企業的原料供給,從根本上鏟除洋垃圾藏身之地,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他表示,洋垃圾加工利用產業,主要依靠人工分揀、手工拆解。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加工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也會損害當地群眾身體健康。
從行業來看,我國已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仍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需求。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的品種與數量,可有效促進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行業發展。
減少固廢進口有了“時間表”
根據這份實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對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漸停止進口國內資源能夠代替的固體廢物。
實施方案提出了完善堵住洋垃圾進口的監管制度、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長效機制、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等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近期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將進行調整:一是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固體廢物,并于2017年年底開始正式實施;二是修訂并加嚴現行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對于夾雜物的品種與含量的限制要求將進一步加嚴;三是環保部制定印發《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明確進口廢紙企業的環境管理要求,并設定一定加工規模的行業準入門檻;四是完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制度,取消貿易單位代理進口,僅允許加工利用企業自營進口,防范進口固體廢物倒賣風險;五是增加固體廢物鑒別單位數量,解決固體廢物屬性鑒別難等突出問題。
逐步有序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
我國是否會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面禁止固體廢物境外進口?這也成為民眾眾和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
對此,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實施方案一旦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嚴格遵循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所要求的,以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核心要求,將堅持穩妥推進,分類施策。
他說,我國將根據環境風險、產業發展現狀等因素,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境外進口的時間表,分批分類的調整境外進口管理目錄,先行將環境危害較大、群眾反映較強烈的生活來源的廢塑料、未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固體廢物禁止境外進口,并綜合應用法律、經濟、行政的手段,逐步有序大幅度減少固體廢物境外進口種類以及數量。
全面對洋垃圾說“不”
環保部的土壤環境管理司負責人介紹,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緩解原料不足,我國開始從國外進口可用來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并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體系。
我國固體廢物垃圾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禁止進口不能用作為原料或者不能以無害化的方式利用的固體廢物垃圾;對可以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實行限制進口和非限制進口分類管理。
他強調指出,我們從來都是堅決拒絕洋垃圾入境的。我國在打擊洋垃圾走私、加強固體廢物進口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重發展輕環保,監管不力,走私洋垃圾現象屢禁不止。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這位負責人說,我國以洋垃圾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多為“散、亂、污”企業,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數甚至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加工利用中污染排放嚴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能有效切斷“散、亂、污”企業的原料供給,從根本上鏟除洋垃圾藏身之地,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他表示,洋垃圾加工利用產業,主要依靠人工分揀、手工拆解。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加工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也會損害當地群眾身體健康。
從行業來看,我國已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建設,仍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需求。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的品種與數量,可有效促進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行業發展。
減少固廢進口有了“時間表”
根據這份實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對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漸停止進口國內資源能夠代替的固體廢物。
實施方案提出了完善堵住洋垃圾進口的監管制度、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長效機制、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等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近期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將進行調整:一是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禁止進口來自生活源的廢塑料、未經分揀的廢紙以及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固體廢物,并于2017年年底開始正式實施;二是修訂并加嚴現行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對于夾雜物的品種與含量的限制要求將進一步加嚴;三是環保部制定印發《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明確進口廢紙企業的環境管理要求,并設定一定加工規模的行業準入門檻;四是完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制度,取消貿易單位代理進口,僅允許加工利用企業自營進口,防范進口固體廢物倒賣風險;五是增加固體廢物鑒別單位數量,解決固體廢物屬性鑒別難等突出問題。
逐步有序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
我國是否會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面禁止固體廢物境外進口?這也成為民眾眾和業內人士十分關注的問題。
對此,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實施方案一旦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嚴格遵循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所要求的,以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核心要求,將堅持穩妥推進,分類施策。
他說,我國將根據環境風險、產業發展現狀等因素,分行業、分種類制定禁止固體廢物境外進口的時間表,分批分類的調整境外進口管理目錄,先行將環境危害較大、群眾反映較強烈的生活來源的廢塑料、未分揀的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固體廢物禁止境外進口,并綜合應用法律、經濟、行政的手段,逐步有序大幅度減少固體廢物境外進口種類以及數量。